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要求,现将铜仁市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思想引领,强化政治意识
(一)夯实思想根基。坚持将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改革部署相结合,着力发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领作用,推动各地各部门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相关最新重要论述。组织开展铜仁市习近平法治思想网络知识竞答活动,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班11期,市县两级871名领导干部参加研讨培训。
(二)坚持高位谋划。紧盯2023年第二批省级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实地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将2024年作为法治政府建设攻坚年,纳入《市委常委会2024年工作要点》重要内容,出台《铜仁市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攻坚年行动方案(2024-2025年)》,建立副市长包保督导机制,制定实施49项攻坚措施,积极培育16个经验典型。召开政府常务会、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等,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10余次,听取法治政府年度报告、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研究部署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攻坚、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
(三)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及省级清单,制定实施《铜仁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并将其纳入2024年度法治督察和综合考核重要内容,狠抓“法治贵州建设10个关键性结果性指标”落实,加强法治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和监督问责,持续推动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提升。2024年,全市行政机关行政诉讼一审败诉率7.22%、同比下降5.94百分点,低于全省上年度平均值;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继续保持100%。
二、优化职责清单,提升服务效能
(一)厘清服务职责。制定《铜仁市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管理办法(试行)》,强化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管理。严格落实注册登记便利化和规范化要求,实现“一窗受理一日办结”承诺,全市累计新设各类经营主体3.58万户(其中新增企业8111户),全市经营主体总量达37.1万户。强化“好差评”管理运用,健全12345热线“接诉即办”机制,受理企业群众有效诉求27.3716万件,办结26.8737万件,办结率98.18%,群众满意率99.96%,铜仁市12345热线被评为“全国服务群众优秀单位”。
(二)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贵人服务·一视铜仁”品牌建设,优化“五个通办”,全市跨省通办事项229项,全省通办事项3635项,全市政务服务大厅共办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221.4620万件。建立并有效运行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制度,审查增量文件372件,清理废止存量文件38件,修改调整18件。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为企业化解法律问题130个。优化企业信用修复措施,依法办结10569条信用修复申请。开展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排查整治政务服务突出问题284个。清理废止招商引资优惠政策9个,化解或处理营商环境投诉案件10件。
(三)深化法律服务。持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流程和方式,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听取并审议司法鉴定工作,受理法律援助3106件,开辟“公证绿色通道”,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患病住院者等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办理公证3677件(其中:涉外公证413件)、司法鉴定1962件。
三、严格法制审查,科学依法决策
(一)提升行政立法质效。修订完善《铜仁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办法》,编制市政府2024年立法工作计划,审核地方性法规草案2件、修订市政府规章1部。编制《铜仁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指引》,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管,制定合法性审核意见参考文本,规范网络公开征求意见方式,进一步细化政府及部门行政决策工作制度。
(二)持续加强政府依法决策。2024年,市县政府公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56项,均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决策程序。充分发挥法律顾问法制审查把关作用,办理政府涉法事务160件,提出意见建议384条。
(三)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市政府及部门印发行政规范性文件47件,审核和备案率均为100%。集中评查2023年印发行政规范性文件33件。审查区县政府和市直部门报备规范性文件42件,及时发现和纠治印江自治县、万山区、沿河自治县个别区县在推进整治农村滥办酒席、殡葬改革、法治化营商环境等领域的规范性文件,有效避免被网络舆情炒作的风险。
四、强化依法履职,规范执法行为
(一)加快行政执法改革。优化完善法治监督体系建设,制定实施《铜仁市深化法治建设协作配合工作办法(试行)》,强化法治督察、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政府督查、检察监督、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监督的协作配合。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执法力量下沉,保留市级综合行政执法队伍5支,以区(县)为主的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形成。建立完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市县两级政府启用“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印章”。建立行政执法及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会商机制,研究解决行政执法领域重大问题,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二)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坚持以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编制市级行政执法事项清单2.6万余项,办理行政执法案件200万余件。编制公布“一目录五清单”,对9部铜仁市地方性法规和1部政府规章设定的执法事项制定行政裁量权基准。开展行政执法主体及行政执法人员资格清理,全市清退行政执法辅助人员143名。完成全市700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任务,实现全覆盖。将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纳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范畴,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逐利执法、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类案不同罚等问题,全面排查梳理涉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突出问题144个,办成群众可感可及实事190件。
(三)加大争议化解力度。坚持“调解优先、复议为民”办案理念,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切实推动违法或者不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程序中得到更有效纠正。2024年全市行政复议案件617件,同比上升91.02%,审结539件,和解调解结案202件、和解调解成功率37.48%,纠错67件、纠错率12.43%,开展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听证审理23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大复议、中诉讼、小信访”的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四)加强政府权力监督。加强审计财会监督,审计机关依法将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作为审计重点关注内容,进一步推动及时清偿拖欠企业账款,完成7565笔台账填报工作,有序推动清偿拖欠企业欠款工作。研究出台《铜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铜仁市财会监督协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开展罚没收入专项监督检查。拓宽政府惠民惠企政策信息获取渠道,发布《政府公报》10期,更新政策文件信息49条,依申请公开事项146件。强化法治督察,组建市政府领导带队的综合法治督查组,对4个区(县)和5个市直部门开展实地综合督察,对其余6个区(县)实行和书面督察,推动督察发现问题整改117个。
五、聚焦依法治理,筑牢基层基础
(一)构建多元化解体系。加强“多所联动”,推进“警调衔接”机制建设,在公安派出所设立“驻所人民调解工作室”,推进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事务所等“多所联动”,全面提升化解矛盾纠纷能力水平。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矛盾纠纷26729件,调解成功26477件,调解成功率99.06%。配备村(居)专职人民调解员2367名,完成70个新时代规范化司法所和12个“枫桥式”司法所建设任务。
(二)规范应急预案处置。修订编制各类应急预案,完成市级21个专项预案、7个保障预案、5个部门预案的修编工作,完成县级预案修编312个。配备森林火灾扑救、抗洪抢险、水域救援等救援装备共计10459件,提升应急救援综合保障能力。高效推动基层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培训“百千万”行动,完成全市6.5万余名基层应急救援队员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培训。实时巡查各风险预警平台提示信息,做好调度、核查、研判和预警发布工作,调查核实黄色以上预警59条,发布预警提示32条。成功应对处置“6·29”㵲阳河玉屏段洪峰过境和“7·1”碧江、万山、思南洪涝灾害。争取冬春救助资金4193万元,自然灾害救助资金1700万元,救助群众261569人,依法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产生活。
(三)推进普法教育宣传。强化普法宣传,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活动,开展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环境保护普法宣传暨联合执法专项行动,编制婚姻家庭、预防典型诈骗等典型案例61个,编印普法宣传手册5万余份。深入推进“法律明白人”作用发挥全国试点工作,推动建立10个以上乡镇(街道)“法律明白人”作用发挥示范点,建立“法律明白人”培养旁听庭审和观摩调解法治实践基地28个,28篇经验典型材料先后被新华网、法治日报、法治贵州等媒体刊登报道。
总体看,过去一年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但与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落实重大决策程序还不够到位,市、区(县)部分单位对本部门工作被纳入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识别不精准、法定程序不掌握;行政执法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区(县)和部门行政执法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执行不严,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基层一线法治工作队伍力量较为薄弱,市、区(县)两级政府及其部门专职从事行政执法监督的人员偏少。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各项决策部署,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市委三届九次全会部署,严格落实深化法治领域改革要求,持续完善依法行政改革举措,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和成效,建立完善机制制度。二是科学谋划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扎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攻坚行动,制定实施《铜仁市人民政府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三是严格落实新修订《行政复议法》,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确保2025年全市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全部顺利进行,完成省级中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