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德江县相继出现大雨、暴雨、冰雹等天气,配网安全遭遇严峻挑战。南方电网贵州铜仁德江供电局采取“智慧”与“人工”深度融合的方式,一场科技赋能的防汛保卫战在配网领域悄然打响,为筑牢配网“安全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智慧防汛系统是第一道“哨兵”。遍布城乡的智能水位监测仪、气象雷达和配电线路监测装置,如同精密的“感知网络”,实时采集水位、降雨量、风速等数据。一旦监测到异常,德江供电局营配指挥平台立即生成风险热力图,精准预判积水路段、低洼、坡坎等易受威胁区域的配网,提前发出预警信息。
人工力量则是防汛体系的坚实后盾。经验丰富的防汛突击队严阵以待,根据智慧平台的预警,对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排查。他们对照系统推送的隐患清单,仔细检查每一处电杆基础、电缆接头,及时加固松动部件,清理排水通道。面对复杂的险情,防汛技术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最优抢险方案。
近日,德江供电局营配指挥智慧防汛平台显示,受强降雨影响,德江县长堡镇甘溪河附近的10千伏共上线甘溪支线46号电杆受强降雨影响存在安全隐患,平台迅速调取周边实时影像,预测出2个小时后将影响电杆的坚固性。系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防汛应急队伍推送包含风险点位、处置方案、最优路线的“防汛作战包”。
接到指令后,德江供电局防汛应急队伍携带便携式应急装备火速赶赴现场,借助智能穿戴设备,将现场画面回传至营配“智慧”指挥平台,再通过远程协作,指导完成电杆加固处理。最终,成功化解危机,保障了周边3个村庄的正常供电。
自汛期以来,德江供电局采取“智慧+人工”深度融合的方式,完成配网设备隐患处置41处,实现隐患“零遗漏”、故障“快处置”,让防汛工作从“经验驱动”迈向“智能决策”,为配网安全运行撑起了一把牢不可破的“科技保护伞”,同时也筑牢了汛期配网的“安全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