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阡县国荣乡通过抓学习、抓关键、抓引领、抓机制,促进同心同步、同向同行,增强“四个合力”,推动基层基础“强双基”,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抓学习、强根基,增强政治同心思想引领力
坚定政治信仰。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不折不扣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31次,学习研讨8次。用好“理论宣传二人讲”队伍,开展理论宣讲30余场500余人次,号召广大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站稳政治立场。始终做到“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安排部署,如期完成耕地保有量任务和耕地保护图斑整改任务,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
严明政治规矩。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专题学习、专题研讨、专题培训、纪律党课、警示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抓关键、强堡垒,增强行动同步组织战斗力
建强基层组织提效能。聚焦“提质、优考”,深入实施“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整顿提升后进村党组织2个。持续推动减负赋能,清理乡村两级标识标牌50余块,清理微信群5个,3个基层党组织获市县表彰。
建强基层队伍增动能。聚焦“拓渠”,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畅通党员出口关,新发展党员11名,始终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多形式培育储备村级后备力量,通过传帮带、集中座谈、实战锻炼等方式,培育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45名。
发挥示范作用释潜能。持续推进“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成立党员先锋队15支,引导全乡党员干部在抗旱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担当作为,共开展“敲门行动”400余次,解决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0个,2人获市级表彰,5人获县级表彰。
抓引领、强产业,增强目标同向发展驱动力
巩固脱贫成果。坚持常态化走访排查、常态化核查处置、常态化动态管理、常态化精准帮扶,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全乡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1.55%。
壮大集体经济。聚焦“增收”,深入实施“强村富民”行动,成立强村富民公司1个,建立强村富民工坊1个,带动创业工坊4个,有效带动农户增收,6个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
深化文旅融合。依托楼上古寨、高桥古寨、周家寨村传统村落独有的人文特色,用活省级首批“最美红军村”资源,研发创作旅游商品52类350余种,一体打造现代农旅观光园。2024年,来访游客超过3万人次,承接研学团队30余批次,创收45万余元。
抓机制、强联动,增强干群同行治理新活力
机制联动共建和谐乡村。深入践行“枫桥经验”,组建由“两代表一委员”、乡贤、“五老人员”等组成的综合型人民调解委员会,让“大事不出乡,小事不出村”。2024年来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8起,化解信访遗留问题8起。
党群联心共创文明乡风。利用村民议事会,围绕群众权益、民风民俗、环境卫生等热点,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做到“题”由民出、“规”由民约。通过孝老爱亲、身边榜样、文明卫生家庭等评比活动,以家风促民风,营造更加和谐向上的文明乡风。
资源联通共享便利服务。积极探索“党建+服务”新模式,持续打造“志愿课堂”“村民茶馆”“国学书画班”等党建服务品牌,构建“支部+驻村工作队+网格+党员+N”工作体系,划分36个网格,组建15支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宣讲队,将群众身边大事小情细化进网格,让群众办事少跑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